帕金森病患者李大爷曾因双手颤抖、四肢僵硬,连筷子都拿不稳。药物失效后,他几乎失去自理能力。而一台“机器人辅助”的脑起搏器手术,仅在他头顶留下一个1厘米的小孔,就让他重新端稳了饭碗。这背后,正是帕金森病微创手术的革命性突破——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术(DBS)。
帕金森病到了中晚期要寻求手术治疗。帕金森病手术治疗其实是微创的手术,所以风险相对较小但并非完全没有风险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关于脑起搏器手术治疗,采用机器人辅助,更加微创、效果更好。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在0.3mm左右,通过手术机器人精准的将0.8mm的电极植入双侧的绿豆粒样大小的核团里面来达到治疗效果。所以帕金森手术非常微创,风险非常小,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非常小。所以遇到帕金森手术大可不必过于紧张。帕金森类的手术微创风险小,所以危险性也低。
手术成功率如何?效果如何?
帕金森病的手术成功率,首先要明确病人是帕金森病,经过临床系统评估、术前评估,病人预期手术效果能达到相对比较满意的效果。手术是微创植入电极,手术成功率很高,接近100%。
病人适合做手术,然后跟病人和家属充分沟通,然后对手术预期有合理的期望值。手术成功是安全植入电极,术后开机有相对比较好的效果,手术成功率非常高,但是手术的效果缓解率,这是两个概念。根据既往大量病例统计,手术治疗效果达96%以上。
发布于:陕西省九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